企业简报

全红婵退役传闻背后:变胖真相与脸部变化解析

2025-07-19

2025 年 7 月,关于全红婵 “正式退出国家队” 的传闻在网络引发热议。这位曾以 “水花消失术” 震撼世界的跳水天才,近期因体重激增、伤病反复和脸部状态变化成为舆论焦点。然而,事实并非表面所见的那样简单。

全红婵退役传闻背后:变胖真相与脸部变化解析

一、离队真相:伤病与发育的双重挑战

全红婵此次返回广东老家并非退役,而是进入系统康复周期。据队内医疗组透露,她右脚踝的慢性滑膜炎、韧带钙化和积液问题已严重影响训练,腰部和手腕的劳损也需长期调理。与此同时,18 岁的她正经历青春期发育高峰期,身高从东京奥运会时的 1 米 43 增至 1 米 58,体重增加 8 公斤。这种变化对需要极致身体控制的跳水项目而言挑战巨大 —— 体重增加直接导致她在空中翻腾速度减慢,入水角度偏差,曾经完美的 207C 动作稳定性大幅下降。

值得注意爱游戏全站APP平台登录入口的是,全红婵并未放弃职业生涯。她与队友练俊杰约定 “全运会见”,并将社交媒体背景图设为全运会倒计时,目前正按照省队制定的康复计划严格训练:每周三次十米台训练,配合核心力量强化和每日康复理疗。广东省体育局已将其列入重点夺金名单,期待她在 11 月大湾区全运会上重返巅峰。

二、变胖溯源:体质基因与自律困境

全红婵的体型变化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。首先是家族遗传的易胖体质 —— 其母、兄及放弃跳水的妹妹均存在明显发福现象,这种先天基因让她在发育期面临更大体重管理压力。其次,与队友陈芋汐严格忌口高热量食物不同,全红婵对奶茶、蛋糕等零食的抵抗力较弱,自律性不足加剧了体重增长。此外,长期高强度训练导致的内分泌变化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新陈代谢。

教练组已采取针对性措施:制定低糖饮食计划,要求减重 5 公斤,并安排陈若琳等教练监督训练。全红婵目前每日进行 7-8 小时训练,包括跑步、游泳和蹦床弹跳,同时通过动作捕捉技术精准调整姿态。尽管过程艰难,但她在采访中表示 “适应后会更平稳”,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心态。

三、脸部变化:压力映射与青春印记

细心的网友发现,全红婵近期自拍照中的脸部线条明显圆润,眼神中少了以往的灵动。这一变化既有生理原因,也有心理因素。生理层面,体重增加直接导致面部脂肪堆积;而长期伤病带来的疼痛(如脚踝积液引发的失眠)和比赛压力,使她出现水肿和肌肉紧张。心理层面,频繁的退赛和舆论争议让这位 18 岁少女承受巨大压力,她在采访中坦言 “这些年输的太多了,很多事情压垮了我”。

不过,这种变化也蕴含着成长的印记。正如体育评论员张佳玮指出:“运动员不是机器,18 岁的全红婵既要应对身体发育,又要保持竞技状态,承受的压力远超常人。” 从东京奥运会时的青涩到如今的坚韧,她的脸庞正在书写属于运动员的独特成长轨迹。

四、职业生涯展望:伤病阴影下的星光

回顾全红婵的职业生涯,14 岁奥运夺冠、15 岁世锦赛摘金、17 岁巴黎卫冕,她用四年时间创造了跳水史上的奇迹。尽管当前遭遇低谷,但各方仍对她寄予厚望:恩师周继红重新出山担任总教练,为其量身定制技术调整方案;央视、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呼吁给予她更多康复空间;赞助商持续提供支持,鼓励她 “以健康身体重新出发”。

医学专家表示,若能在未来四个月内完成康复目标,全红婵完全可能在全运会前恢复 80% 的竞技状态。历史上,郭晶晶、陈若琳等名将都曾通过科学调整克服发育关,这为全红婵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。正如她在社交媒体写下的:“真正的冠军,是能在低谷中依然仰望星空的人。”

结语

全红婵的暂时离场,恰是为了更有力的回归。当我们看到她在果园摘荔枝时的灿烂笑容,在海边钓鱼时的轻松自在,不应忘记这个 18 岁女孩仍在与伤病、发育、舆论进行着艰苦博弈。正如新华社所言:“给她时间,她会带着水花归来。” 让我们屏息以待,11 月全运会的跳台上,那个熟悉的身影或将再次书写传奇。